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九一八 勿忘国耻
首页
关于学校2025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 第二轮入围名单的公示
【时间:2025-09-15 08:52:32】

根据《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通知》(教务字[2025]118号)文件精神,教务处组织开展了2025年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第一轮评审工作。经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学校审定,拟定83项课题进入第二轮评审。

现将入围第二轮评审课题名单(附件1)予以公示,公示时间:915日(周一)—17日(周三)。如有异议,请向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实名反馈,联系人:杨老师,联系电话:88120975

请入围第二轮评审的课题负责人登录第一轮评审网站,参考评委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完善申报材料,准备第二轮评审。第二轮评审有关事项如下:

1.提交材料:入围第二轮评审各课题申报活页(附件2)纸质稿一式三份,汇总表(附件3)纸质稿和电子稿;

2.截止时间:919日(周五)。

请各学院在919日(周五)前统一将本学院申报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先驌楼五区218办公室)。

 

 

为做好省级教改课题申报后续工作,提高课题申报质量,教务处决定组织开展省级教改课题申报线下辅导,具体事项如下:

1.时间:916日(周二)下午14:30

2.地点:另行通知;

3.参会人员:2025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入围第二轮评审课题负责人,欢迎其他老师参加。

 

附件:

1.学校2025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入围第二轮名单

2.申报书(活页)

【上传的文件:附件2:申报活页.docx

3.汇总表

【上传的文件:附件3:汇总表.docx

 

2025914

教务处

附件1

学校2025年省级教改课题申报入围第二轮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学院

备注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融入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城市社会学》为例

胡莹洁

城市建设学院

 

2

“工程管理-英语”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的评价与培养研究

张普伟

城市建设学院

 

3

CDIO与思政教育协同驱动下的建筑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朱小刚

城市建设学院

 

4

AIGC赋能《建设法规》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动态构建 与实践应用研究

刘桂海

城市建设学院

 

5

数智赋能视域下高校《城市设计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陈晓刚

城市建设学院

 

6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江西省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评价与要素协同优化路径研究

刘蒙罢

城市建设学院

 

7

匠心铸魂:建筑设计课程“思政引领、竞赛激励、项目驱动” 创新教学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

贺海芳

城市建设学院

 

8

AI 赋能 GIS 专业校企合作课程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探索- WEBGIS 课程为例

罗津

地理与环境学院

 

9

“数智赋能+实践浸润”双轮驱动《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尧波

地理与环境学院

 

10

AI技术赋能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经济地理学》课程为例

徐丽婷

地理与环境学院

 

11

基于卫星遥感地面站的《遥感原理与应用》三维度项目式教学改革

高华

地理与环境学院

 

12

新质生产力下渗透地域特色的《地质与地貌学》“高校-企业-中小学(UES)”协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王嘉轩

地理与环境学院

 

13

面向“三新”的公费师范生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课程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

周艳

公费师范生院

 

14

基于新工科能力培养导向的精细化工类课程“三层次”教学改革探究

余义开

化学工程学院

 

15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化工原理》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实践应用

陶端健

化学工程学院

 

16

人工智能赋能“SPOC+PBOPPPSE”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化工原理》为例

许招会

化学工程学院

 

17

“双碳”背景下《普通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模式创新

陈水亮

化学工程学院

 

18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化学与技术微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姚淇露

化学与材料学院

 

19

基于AI与知识图谱的《物理化学》计算化学智慧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雪皎

化学与材料学院

 

20

地方高校化学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卢章辉

化学与材料学院

 

21

数智赋能高校教育学专业精准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赵永辉

教育学院

 

22

面向“人口变化—AI赋能”双轮驱动 的教师教育范式变革研究

裘指挥

教育学院

 

23

基于知识图谱的学情动态追踪与个性化教学实践研究—以会计专业课程群为例

许东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4

新文科背景下《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五维一体”教学改革与实践

廖飞梅

经济与管理学院

 

25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OBE 理念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胡萌

经济与管理学院

 

26

数智时代会计学专业人才能力框架及其培养机制研究

袁春生

经济与管理学院

 

27

红色文化科研项目向双创教育转化的路径创新—基于“大思政+研创融合”的课程实践

尹小剑

经济与管理学院

 

28

PBL驱动下《旅游接待业管理》“学生-企业”共创活页式案例库构建与应用研究

卢俊阳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29

基于OBE理念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地方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为例

郭倩

马克思主义学院

 

30

“求真·向善·创美”导向的新艺科造型基础课程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夏莹

美术学院

 

31

“双标准、三联动、四进阶”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研究

方强华

美术学院

 

32

思政引领、数智赋能、无界创新:动画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张璐璐

美术学院

 

33

思政引领·数智互联:计算机408课程群“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吴福英

人工智能学院

 

34

OJ过程性数据驱动的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一人一策”精准助教模式研究

曾雪强

人工智能学院

 

35

AIGC赋能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群的 OBE改革研究与实践

王文乐

人工智能学院

 

36

“思政引领多维协同产品驱动证赛促学”:鸿蒙应用开发人才培养的四维融合模式探索

蒋长根

人工智能学院

 

37

立足特软建设、服务“先行先试”:区块链软件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刘金

人工智能学院

 

38

智数融合-AIGC赋能《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教学新模式实践

周强强

人工智能学院

 

39

AI赋能《遗传学》的课程体系重构及混合式教学迭代升级研究

罗向东

生命科学学院

 

40

知行信合一视域下《食品营养学》“四维三融”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邵艳红

生命科学学院

 

41

人工智能赋能《分子生物学》智慧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崔浩

生命科学学院

 

42

教育数字化战略下《细胞生物学》“教---创”全链条数智化改革实践研究

张帆涛

生命科学学院

 

43

人工智能赋能、虚实融合、精准育人:《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温庆辉

生命科学学院

 

44

《植物生物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实施路径探索

刘再枝

生命科学学院

 

45

AI赋能OBE-BOPPPS的《植物生物学》教学模式研究

杜尚广

生命科学学院

 

46

基于“OBE”理念的AI赋能《数学建模》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龚海林

数学与统计学院

 

47

大学体育专业理论课“讲→讨→演→省”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价

游茂林

体育学院

 

48

基于“思政引领+OBE导向+智慧赋能”的通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以初级剑术课程为例

潘伊荷

体育学院

 

49

基于知识图谱+AI的数智化课程创新——《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袁艳

体育学院

 

50

“健康中国”背景下肥胖学生体重管理体育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

王晓明

体育学院

 

51

指向智慧教学能力的AI赋能《英语课程与教学论》项目化教学研究

胡新建

外国语学院

 

52

人机协同视域下大学英语 “思辨叙事” 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袁华

外国语学院

 

53

面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政翻译》课程产教融合教学研究

张汨

外国语学院

 

54

AI赋能《大学英语》课程“师--机”协同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丁松

外国语学院

 

55

应对AI依赖风险的高校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模式构建 与实践研究

王凤娥

外国语学院

 

56

《综合商务英语》课的AI+CLIL教学模式研究

徐玲

外国语学院

 

57

融入中医文化的《大学英语应用翻译》 课程“3C”教学改革研究

彭朝忠

外国语学院

 

58

智慧课堂赋能下的方言资源深度融入《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曹琳琳

文学院

 

59

智能时代地方师范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建设与探索

袁文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60

“新工科”视域下项目式学习 在“单片机”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研究与实践

傅晓明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61

基于AI互动训练的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心理危机干预》改革研究

王鑫强

心理学院

 

62

AI时代下基于智慧学理念的《普通心理学》内容重构与实践

张凤华

心理学院

 

63

新文科背景下AIGC驱动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于项目制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程前

新闻与传播学院

 

64

OBE 视阈下影视实践类课程过程化考核改革探索——以《纪录片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

李海丽

新闻与传播学院

 

65

《摄像技术与艺术》数智赋能多模态教材生态与智能资源建设研究

刘一儒

新闻与传播学院

 

66

从影史长廊到创意课堂:《中外电影史》课程教学理念嬗变与育人实践创新

姜滨

新闻与传播学院

 

67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课程智能资源体系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喻晓琛

新闻与传播学院

 

68

一核双翼三驱:交叠影响域理论下高校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刘开源

新闻与传播学院

 

69

“三全育人”视域下运动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施晓丹

药学院

 

70

《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引导学生“讲好江西故事”的育人路径探索

于琳

音乐学院

 

71

产教融合视域下综合类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综合实践》课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研究

万义欣

音乐学院

 

72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戏剧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

许小敏

音乐学院

 

73

基于具身认知与智能技术融合的音乐专业表演课程思政沉浸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肖益清

音乐学院

 

74

“红色音乐+”跨学科课程群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李凡

音乐学院

 

75

德艺共育·红剧化人:戏剧与影视学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徐晟

音乐学院

 

76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江西高校短视频直播类人才‘地域+实践’培养模式探索”

陈怀杰

音乐学院

 

77

AIGC赋能社会保障案例教学: 轻量三阶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曹清华

政法学院

 

78

《矫正社会工作》课程“三融四合五阶”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林欢欢

政法学院

 

79

新时代党的社会工作建设背景下“三真”导向的《社区工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立文

政法学院

 

80

体验式教学法在法学本科《民法1》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江雯斐

政法学院

 

81

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学专业“顶天立地“ 双螺旋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易芳

心理学院

特设专项

82

“高教+基教”校地合作扩优提质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汤舒俊

马克思主义学院

特设专项

83

“四融四跨”:优化“数据要素×”专业布局与建设、服务江西数字经济发展

杨智勇

经济与管理学院

特设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