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 
首页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省级集体备课会在我校举行
【时间:2025-11-05 15:11:3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会议精神高质量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11月3日上午,由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省级集体备课会成功举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主流意识形态研究院院长、弘毅特聘教授项久雨出席并做专题报告,来自全省近100名思政课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尤琳出席备课会并致辞,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徐强主持。

尤琳院长在致辞中对项久雨莅临并指导我省思政课集体备课表示感谢。她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推动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重大意义;聚焦内涵融入,在“讲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功夫;凝聚集体智慧,以高质量备课推动高质量教学。

            

项久雨教授以《改革与现代化的双重变奏曲——讲好四中全会精神》为题作了主旨报告。他紧扣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从改革战略的历史深蕴、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的未来性叙事三个方面深入讲解。他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四中全会的主题与关键词,提出从历史纵深上理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关键性,读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刻内涵,以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历史成就,从而真正理解改革战略的历史深蕴。他主张从文本结构、历史结构两个维度来把握改革与现代化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实践基础、实践导向、实践目标上的一致性,问题意识是相通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内生动力与持续活力;中国式现代化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主题与现实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紧密不可分割的互动关系。他还深刻阐释了现代化的未来性叙事,从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国家、美好世界阐释了现代化的“四个美好”突破方向,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阐释了现代化的“三大体系”突破方向。

              

主旨报告结束后,备课会开展了教学展示环节,三位思政课教师分别就各自精心准备的教学专题进行了教学展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曾永平副教授围绕“关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思考”的主题,展现了他对思政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乐旭顺通过“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专题,以其独特的教学视角让我们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和反思。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霞,以“根本立场治理实践——人民至上在治国理政中的全面彰显”为题,为我们呈现思政课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最后,项久雨教授对展示活动作了精彩点评和指导。据了解,本次省级集体备课会由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江西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虚拟教研室)、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江西师范大学)、江西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思政课王钰鑫名师工作室等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