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山湖校区音乐厅内琴音隽永,赞声盈耳。中国著名青年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珠江-恺撒堡”签约艺术家陈韵劼教授莅临我校,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各个时期钢琴作品风格解析——从7位主要作曲家说起”的学术讲座。这场学术讲座是我院2025年“教学科研月”系列专家讲座之一,由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肖益清主持,学院近百名师生齐聚音乐厅,共同聆听这场贯通钢琴理论研究与演奏实践的学术盛宴。

讲座伊始,陈韵劼教授以李斯特超技练习曲No.5《鬼火》与肖邦《降G大调练习曲》Op10.No5 的现场演奏启幕,用鲜活韵律为师生带来直观听觉共鸣,自然引入主题。随后,他深入剖析多位作曲家的作品特点与演奏要领:解读肖邦时,强调其作品融合法式理智克制与波兰情怀,通过“左手歌唱、右手跑动”的独特肢体“声乐化线条”的气息控制及克制美学,展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谈及李斯特,对比其豪放与肖邦的内敛,指出演奏需依托腰背肩臂大肌肉群协同发力,以手指为力量媒介,紧扣标题意境模仿自然景象,实现宏大有层次的音响效果;以贝多芬《告别奏鸣曲》为例,解析其“用结构承载情感”的叙事性逻辑,强调力度表情标记的重要性与古典转调技法的精妙;深入阐释斯克里亚宾《第四奏鸣曲》“动机贯穿发展”的严谨结构与“通神”理念下的感性表达相融合的特质;围绕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讲解印象派音乐弱化强弱对比、注重音色朦胧感与层次感的意境营造之道。讲座尾声,陈教授提炼核心美学原则:演奏者需在技术精准度与情感表达度间找到平衡,既尊重原谱意图与作曲家背景,又以个性化处理让音乐“活”起来,避免机械弹奏,为师生提供了宝贵实践指引。
本场讲座尾声,我院钢琴系主任肖益清对陈韵劼教授的精彩学术分享与现场示范表达了由衷感谢。她在总结中提到,陈教授的讲座既兼具西方古典音乐的学术深度,又饱含演奏实践的实用价值,为师生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沟通桥梁;不仅推动了我院相关专业的创新发展,更通过深度交流助力师生在未来艺术成长中厚积薄发、行稳致远。同时,这场兼具专业性与感染力的学术盛宴,既深化了师生对古典音乐的理解,也唤起了大家对钢琴艺术探索的绮丽热情,这份探索之心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