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做好我校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务字〔2019〕133号)精神,学校组织开展了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评审工作。经专家评审、校内同行互评,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当代教育新理念》等25门课程入围第一轮推荐课程名单(具体名单见附件),现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联系教学研究科胡小燕,电话88120267(办)。并就切实做好下一轮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荐评审工作,通知如下:
一、经费资助
学校对本次入围的25门课程按每门8000元的标准资助视频制作经费;各学院应提供配套经费支持入围课程的申报工作。
二、建设要求
1.各课程负责人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文件精神,完善申报材料。
2.各相关学院要集全院的资源和智慧,支持各课程团队做好冲击国家一流课程工作。
3.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的服务和组织工作。
三、时间安排
1. 12月20日(周五)下午3:00在惟义楼W7304教室,南昌大学许祥云教授针对如何做好一流课程申报的材料准备工作做经验介绍,并进行现场指导。请参加了此次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老师积极参会。请入围25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各学院的教学院长以及教务处、双创中心、现教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务必参加。
2. 12月25日左右,学校将对本次入围的25门课程开展评比检查,遴选出15门左右课程入围第二轮“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课程。
3. 12月29日左右,学校将对第二轮入围课程开展评比检查,最终推荐8门课程代表学校参加2019年国家级一流课程评选。
附件:第一轮“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课程名单
教务处
2019年12月18日
附件: 第一轮“2019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课程名单
序号
|
课程类型
|
学院
|
课程名称
|
课程负责人
|
1
|
线下一流课程
|
教育学院
|
当代教育新理念
|
何齐宗
|
2
|
线下一流课程
|
心理学院
|
心理咨询技术
|
李洁
|
3
|
线下一流课程
|
心理学院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设计
|
易芳
|
4
|
线下一流课程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江西地方史
|
李平亮
|
5
|
线下一流课程
|
美术学院
|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
韩吉安
|
6
|
线下一流课程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中学数学现代教育技术
|
易桂生
|
7
|
线下一流课程
|
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
|
电路分析
|
罗海梅
|
8
|
线下一流课程
|
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
|
数据结构
|
李云清
|
9
|
线下一流课程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广告创意
|
黄清华
|
10
|
线下一流课程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摄像技术与艺术
|
刘一儒
|
11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教育学院
|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
裘指挥
|
12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国家概况
|
刘政
|
13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微积分
|
曾广洪
|
14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生物学
|
邹峥嵘
|
15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软件学院
|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
曾雅琳
|
16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财政金融学院
|
管理学基础
|
钱颖
|
17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初等教育学院
|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
杨南昌
|
18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王员
|
19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政法学院
|
矫正社会工作
|
林欢欢
|
20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商学院
|
创业实践
|
张明林
|
21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体育学院
|
健美操
|
席毅林
|
22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城市建设学院
|
古建筑测绘实习
|
段亚鹏
|
23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地理与环境学院
|
GIS软件设计与开发
|
方朝阳
|
24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纪录片理论与实践》
|
李海丽
|
25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公费师范生院
|
师德养成综合实践教育
|
何小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