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国教学院课程建设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11月22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在洁琼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了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经验分享会。本次分享会邀请国际教育学院获得2020和2021年省级一流课程的熊智伟、熊琴、张友香3位老师作经验分享。国际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本次分享会。

国际教育学院3位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按顺序进行了一流课程建设及申报经验分享,2020年精品在线课程和2021年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由熊智伟老师负责的《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金融》,2020年精品在线课程是由熊琴老师负责的《英语语音与会话》以及2021年线上一流课程是由张友香老师负责的《英语语言学》。

精品在线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国际金融》负责人熊智伟老师首先提出五大类金课内容,围绕文件解读、课程建设、课程申报、心得体会几个方面介绍省一流课程的建设和申报经验。熊智伟副院长提出教师在申报时要认真研读省教育厅的申报条件及要求,凝练课程建设特色,充分准备申报材料,强调发挥课程团队的重要作用,倡导教师们在申报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心态、多学习多尝试。同时以自身申报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材料为例子,逐条剖析,为大家分享申报干货。

精品在线课程《英语语音与会话》负责人熊琴老师围绕四个问题、三条建议、两点思考进行一流课程建设介绍及申报情况说明。熊琴老师详细解说了一流课程的由来及发展、类型、原则和一流课程建设和申报流程,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终为始,坚持提高教学过程管理质量,打造一流课程;二是凝聚成力,持续磨合教师合力解决难题,建设“一流”团队;三是创新特色,依托申报项目不断提升课程,更新凝练特色。并反思到课程不仅是锻金工程,更是质量工程,也是良心工程。线上课程既要为共享服务,也要为实际培养人才服务。

线上一流课程《英语语言学》负责人张友香老师分别从一流课程评价指标体系、课程制作、课程申报三个内容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进行逐一详细介绍,强调创新在课程设计中的重要性,详细地讲解了申报的准备工作和申报材料的撰写技巧。
此次分享会充分发挥了国际教育学院省级一流课程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不仅为国际教育学院一流课程建设的教师们传经送宝、答疑解惑,而且推动了国际教育学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促进国际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国际教育学院申报新一轮省级一流课程奠定基础。